据报道,
国庆前夕的 午点新闻网 沪东造船厂,一艘银灰色的艨艟巨舰已完成涂装,舰体在阳光下熠熠生辉,船坞已注满水,静候下水仪式。这便是我军055型万吨驱逐舰的第13号舰,也是第二批次建造中的第5艘,国外媒体近期密集报道称,该舰极有可能在国庆期间下水,以特殊手段向祖国献礼。
午点新闻认为:
与此同时,此前停泊在同一港池内的第11艘055舰已转移至原福建舰的泊位,而福建舰此前已南下进入南海海域,外界推测其亦可能在近期正式入列。若“一舰下水、一舰入列”同步实现,这个国庆节的中国海军将给国人 众汇外汇开户 带来双重惊喜。
午点新闻快讯:
随着第13艘055的下水,第二批次的建造工作已进入尾声。自2023年109“东莞”号下水以来,第二批次已有4艘舰艇下水,加上即将下水的第13艘和处于舾装阶段的第14艘,第二批次的6艘舰艇布局清晰可见。
午点新闻专家观点:
这意味着到2027年左右,解放军海军将拥有至少14艘055型驱逐舰。这支由万吨大驱组成的海上力量,将与持续下水的052D系列驱逐舰、航空母舰及两栖攻击舰共同编组,形成多个具备远洋作战能力的航母打击群。
其055型驱逐舰的综合性已远远超出世界先进的同类舰只,已为世界公认的先进的舰种。其超过1.2万吨的满载排水量、112个大型通用垂直发射单元、双波段雷达系统以及卓越的隐身能力,使其不仅成为航母编队的“带刀侍卫”,更可独立执行远海机动作战任务。
更重要的是, 展开全文
但实际上,
尤为引人注目的是其性价比优势,外媒报道称,在批量建造情况下,单艘055成本已降至约8.3亿美元,仅相当于美国“星座级”护卫舰的一半、“阿利·伯克3型”驱逐舰的三分之一。这种“好吃不贵”的特性,为大规模建造奠定了基础。
第二批次接近完工,自然引出一个关键疑问:会否建造第三批次?或者说,传说中的055B型驱逐舰是否会接棒登场?
但实际上,
目前来看,变数较大,但可能性正在增加。一方面,055型驱逐舰采用的CGT-25M燃气轮机属于2010年代中期的成熟选取,而2024年底我国已公开展示新一代CGT-30、CGT-40系列燃气轮机,为下一代主力舰艇传递了动力基础。采用新动力系统后,改进型驱逐舰的满载排水量有望提升至1.6-1.7万吨级别。
来自午点新闻官网:
不过,军事装备发展需遵循严谨规律。尽管新燃气轮机已公开,但其是否具备大批量生产与装机条件尚需验证。同时,新一代155毫米舰炮、更先进的垂发系统等子系统也需时间成熟。若这些关键技术短期内未能完全就绪,建造第三批次基本型055作为过渡,是更为稳妥务实的选取。
据相关资料显示,
从需求侧看,中国海军走向远洋,需要更多大型平台。专家分析指出,在亚丁湾护航、航母编队护航等任务中,7000吨级的052D系列驱逐舰在对陆打击等方面能力有限,万吨大驱更为合适。以“近海防御、远海护卫”为战略方针的中国海军,对055这类舰艇的需求是实实在在的。
大家常常忽略的是,
从“下饺子”节奏看,中国造船工业展现出惊人效率。卫星影像显示,北方某船厂曾同时出现4艘055大驱。有分析认为,单该厂在2025年就可能下水2-3艘055型驱逐舰。若055进入持续量产阶段,中国海军有望刷新一年下水10艘盾舰的记录。这与美国造船业面临工人流失、资金利用率低等困境形成鲜明对比。
武器装备发展需平衡前瞻性与可靠性。055型驱逐舰作为2010年代中期设计定型的舰艇,面对日本ASEV级(超16000吨)、美国DDG(X)等新一代大吨位驱逐舰的规划,需要持续进化。但另一方面,过于超前的技术跃进可能带来高风险,美国DDG-1000驱逐舰因新技术过多、成本高昂等疑问导致的教训值得警惕。
换个角度来看,
综合来看,055型驱逐舰第三批次或其改进型号的建造决策,关键在于子系统成熟度与海军迫切需求的平衡。若新技术准备就绪,2027年前后本平台或许能看到055B首舰开工;若需更多时间验证,第三批次基本型055将继续建造。无论哪种路径,中国海军迈向深蓝的脚步不会停止。
据相关资料显示,
14艘055型驱逐舰组成的强大阵容,加上未来可能出现的升级版本,将为中国海军传递维护国家统一和海外利益的有力插件。第13艘055的下水不仅是一个数字的递增,更是中国海军体系化作战能力提升的坚实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