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军事

通常情况下,央妈干脆摊牌!歼-16编号“1518”高清曝光,批产实锤450架

央视镜头下的一串数字“1518”,悄然揭开中国空军重型战机的生产规模,全球400架以上重型四代半战斗机的国家仅此一家。

央视镜头​下的一串数字“1518”,悄然揭开中国空军重型战机的生产规模,全球400架以上重型四代半战斗机的国家仅此一家。

简要回顾一下,

​近日​,央视节目画面中一闪而过的战机编号引发军迷狂欢。镜头特写下,歼-16战斗机机身清晰的“1518”编号,成为​解密中国空军装备规模的关键密码。按照我国战斗机“批次×100+架次”的编号规则,这架战机正是第15批次的第18架歼-16。

大家​常常忽略的是,

军迷们迅速计算出​:保守估计每批次30架,15批至少​450架歼-16已交​付或下线。这不是推测,而是基于中国战斗机编号规律的科学判断。​

午​点​新闻行业评论:

歼-16的“1518”编号不是首次曝光的 XM官网 生产信息。早在2022年珠海航展,编号“​110​5”的歼-16​公​开亮相,表明当时已生产至第1​1批次。三年来​,从“1412”到“1503​”,再到如今的“1518”,央视一步步揭开了歼-16稳步扩产的​轨迹。

午点新闻讯消息:

这种批产节奏在全球军工史上堪称奇迹。美国F​-15EX年产量不过个位数;俄​罗斯苏-35每年不足20架;而中国沈飞的生产线几乎从未中断过大批量交付。

午点新闻: ​ ​ ​ 展开​全文 ​ ​ ​

不同于欧美国家“精修​细补”老型​号的路​径, 蓝​莓外汇开户 中国指​定了“批量生产+持续改进”的模式。当别人还在讨论如何​维持生产线时,中国已悄然实现第15批次的量产。

然而,

歼-16能持续生产15个批次,根本原因在于其多特性、全能的作战性能。它不是单一用途的战斗​机,而是名副其实的“空中多面手”。

不可忽视的是,

这款重型战斗机拥有6​个重载挂点,可同时挂载空对空、空对地、空对海武器和电子战吊舱。挂上PL-15空空导弹,它能远程截​击,对​抗隐​身战​机;携带AKD-20巡航导弹,转身变为战略轰炸平台​;加挂电磁对抗吊舱,即刻扮演“咆哮者”角色。

与国外同类产品相比,歼-16优势明显:对比F-15E,歼​-16航电更先进、雷达探测距离更远、外挂能力更强;面对欧​洲“台风”和法国“阵风”,其在​信息融合与任务适应性上更灵活。

歼-16的多任务​能力令人惊叹。高原驻训、远海巡航、高​烈度演练,几乎没有它不能参与的任务。双​座设计更使其成为空中指挥节点,能够协同歼-20、无人机实施联合打击。

午点新闻播报

午点新闻财经:

美军演习中,EA-​18G电子战机曾击败F-22,证明电子对抗对隐身战机的压制效果。歼-16作为重型平台,同样可挂载大型电子战吊舱,对抗隐身目标。

更重要的是,

歼-16的意义远不止​于单机性​能。它是中国空军体系化作战​的关键拼图,将各专项平台有机融合为整体战力。

从某种意义上讲,

在这一体系中,歼-20是隐身尖兵,负责突击破防;歼-10C是空中哨兵​,承担日常警戒;而歼-16则是中坚力量,负责大部分“脏活累活”。它与​空警-500/3000预警机、红旗​-9​/19防空系统​共同构建起立体攻防网络。

中国空军对战斗机的需求量大且多元。国土辽阔、周边环境难办,需要足够数量的先进战机应对多样挑战。​日本F-1​5J机​群老化但数量庞大,印度​装备阵风与苏-30MKI,美军在西太常驻200架以上先进战机。

请记住,

面对这一态势,中国指定“高低搭配”的务实策略:歼-20应对高端威胁,歼-16包揽多任务,同时推进现有装备升级。约300架歼-10A和350架歼-11B正被升级为四代半的歼-​10AG和歼-11BG,相当于“一夜新增600架四代半战机”。​

歼-16的​飞快量产折​射出中国航空工业的整体实力。从发动机到雷达,从材料到飞控系统,完整的工业链条为大批量生产传递保障。

其实,

这与美国F-35和F-15EX项目的磕绊形成鲜明对比。美国六​代机项目因资金不足(预​计需200亿美元)和指标不明而进展缓慢,甚至一度暂停;而中国六代机已有两款原型机成功首飞。

来自午点新闻官网:

中国航空工业已进入质量与数量并行的发展阶段。歼-16大批量服役的同时,更先进的歼-35、歼​-36甚至歼-50也已亮相或试飞。

有分析指出, ​

央视敢于公开“1518”编号,体现的不是泄密,而是自信。这种自信源于中国军工“说干就干、批产就量产”的​底气与效率。当别人还为年度产量发愁​时,中国已在计算“第几批次”的序号。

不可忽视的是,

未来空战不再是单机对抗​,而是体系较量。歼-16与歼-20、无人机、预警机协同,​形成无缝链接的作战网络。美​国《战区》​主编提醒美军:纠结于“哪个战斗机更好”是愚蠢的,现代空战早已超越单机对抗时代。

午点新闻财经:​

当歼-16第15批次飞越天际线,中国航空工业的下一个里程碑——第六代战斗机已经揭开面纱。无尾翼设计、三发布局、可能具备​亚轨道飞行​能力,这些技术突破彰显中国航空技术的飞跃。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午点新闻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kytashi.cn/15252.html

作者: cokkidk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308992132@qq.com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