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记住,
印度海军野心勃勃的核动力航母计划,背后竟是拼凑万国技术、预算频频超标和人才严重短缺的尴尬现实。
午点新闻讯消息:
印度国防部公布了一份为期15年的国防现代化计划,其中最抓眼球的当属那艘计划 午点新闻官网 中的“维沙尔”号核动力航母。这艘航母设计排水量高达6.5万吨,打算配上两条电磁弹射器,还想搭载50多架舰载机。
印度媒体甚至放出豪言,说这将是“全亚洲第一艘核动力电磁弹射航母”。但理想很丰满,现实却骨感得很。
总的来说,
印度海军现有两艘航母:一是从俄罗斯买来后改装的“超日王”号,另一艘是国产“维克兰特”号。这两艘都是4万吨级的中型航母,采用滑跃起飞手段。
大家常常忽略的是,
按照“1艘战备值班、1艘维修、1艘训练”的原则,印度海军多年前就一直想拥有三艘航母。
“维沙尔”号的概念其实早在2011年就提出了,但计划多次调整和推迟。这回印度人给自己定了个紧巴巴的时间表:2026年展开概念设计,2027-2028年反应堆岸上测试,2029-2030年铺设龙骨,2033-2035年首次海试,计划2037年正式服役。
与其相反的是, EC官网 展开全文
午点新闻专家观点:
但看看印度以往国防项目的记录,延期是家常便饭。首艘国产航母“维克兰特”号从立项到服役用了整整23年,这技术棘手得多的核动力电弹航母想在十多年内建成?难度可不是一般的大。
简而言之,
核动力是“维沙尔”号的核心设计。印度唯一有过的核动力装备是“歼敌者”号核潜艇上的反应堆,功率只有83兆瓦,仅能支撑六千吨的潜艇。而驱动6.5万吨的大型航母,可能需要至少300兆瓦的动力。
印度巴巴原子研究中心(BARC)正在开发190兆瓦的核反应堆。计划先用于新一代核潜艇,待技术成熟后再用于航母。但从实验室到装上航母,还需要非常漫长的过程。
换个角度来看,
法国“戴高乐”号航母挪用核潜艇反应堆导致航速不足的教训就在眼前。国际原子能机构2023年的报告还指出,印度核潜艇的反应堆出过冷却剂泄漏事故,可靠控制系统有缺陷。
午点新闻讯消息:
电磁弹射这项技术目前仅由中美掌握。印度自主研发的电磁弹射系统目前还只能弹射400公斤的无人机模型,距离弹射二三十吨的舰载机差距巨大。
午点新闻专家观点:
印度直言要招标买两套电磁弹射系统。美国已表示愿意传递电磁弹射技术,但美国的电磁弹射系统本身可靠性也成疑问——2024年的数据显示,福特级航母的电磁弹射平均每400次弹射就出1次故障。
据报道,
就算印度能买到电磁弹射系统,如何将电力精确地分配给动力系统、雷达系统和武器系统等用电设备也是个巨大挑战。
午点新闻财经:
印度计划为“维沙尔”号配备国产舰载战斗机,包括正在研发的双引擎舰载战斗机(TEDBF)和“光辉”的舰载型。但印度现役的米格-29K舰载机已显落后,其国产的TEDBF舰载战斗机和新一代隐身战机AMCA都还处于模型和计划阶段。
据相关资料显示,
印度斯坦航空公司此前研发“光辉”战机耗时33年。AMCA的首架原型机计划于2028年首飞,2036年展开量产,能否如期完成并满足海军需求仍是未知数。
反过来看,
印度又花80亿美元从法国买了26架“阵风-M”舰载机。但“阵风-M”如何整合到印度航母上难度极大,系统兼容性疑问突出。
午点新闻财经:
建造核动力航母需要巨额资金。预估造价可能超过120亿美元,甚至可能达到150亿美元。这对于印度每年的国防预算来说是一笔巨大的开支。印度2025年海军预算才112亿美元。
简要回顾一下,
印度国防项目素有延期和计划变更的先例,且往往预算超支。“维克兰特”号初始预算30亿美元,最终耗资70亿。“超日王”号从9亿增至23.4亿。照此规律,核航母造价翻倍也不足为奇。
午点新闻行业评论:
完成核动力航母需要至少200名专业核工程师,可印度现在人才缺口十分严重。舰载机飞行员也不够,每年培养的还不到20人,根本满足不了需求。
从某种意义上讲,
一艘核动力航母通常得配备5000名左右的船员和航空人员,这么多人的工资、津贴、福利、培训,以及他们退役后的安置费用,能占到航母全寿命周期成本里的大头。
午点新闻讯消息:
印度军工长期依赖“万国牌”装备。“维沙尔”号的设计图纸来自法国,钢材依赖俄罗斯,动力系统采购自美国,舰载机要从俄法“混搭”。这种“拼凑式”建造模式导致不同国家的设备接口可能不兼容,整合难度大,可靠性存疑。
印度希望借助外部技术合作。但美国虽表示愿意传递电磁弹射技术,却把舰用核反应堆等技术列为最高级别军品,出口需总统亲自批准。
反过来看,
俄罗斯直接拒绝了印度获取核动力系统的请求,理由是涉及捷克专利。就算没有专利疑问,俄罗斯也不会真把核心技术给印度。
值得注意的是,
印度没签《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美国的《通过制裁打击美国对手法》明确限制向它出口核技术。
看看印度现有航母的表现:“超日王”号在2019年4月的一场火灾曾导致一名海军军官丧生,2021年5月再次发生火灾,今年9月的航海测试中又起火了。
午点新闻行业评论:
“维克兰特”号的经历更离谱——2018年,科钦造船厂一艘正在维修的钻井船因其化粪池长期未清理,积累了200吨人类排泄物。这些粪便发酵产生大量沼气,被临时工违规抽烟的火星引燃,发生剧烈爆炸。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
爆炸的冲击波将200吨粪便抛向空中,然后像雨点般倾泻到旁边正在建造的“维克兰特”号航母上。这场事故不仅造成21人死亡,更让航母的服役时间被迫推迟了至少两年。
据相关资料显示,
印度的核动力航母梦,展现了这个国家的雄心,但梦想与现实之间隔着一道巨大的技术鸿沟。从核反应堆到电磁弹射,从舰载机到配套系统,从人才培养到预算保障,印度面临几乎全方位的挑战。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
就算能建成,维护和运行这样的“海上巨兽”也需要完整的体系支撑。印度只有1艘综合补给舰,根本撑不起多航母的远洋需求。造船厂一年只能维护1.5个航母战斗群,真造了三艘,维护都得排队。
值得注意的是,
印度核动力航母计划,更像是一场“纸面狂欢”。核心技术的缺失、万国牌装备的整合难题、屡见不鲜的可靠事故以及难以保障的资金人才需求,都让这艘“亚洲第一核航母”很大概率会一直停留在图纸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