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还记得歼-20第一次亮相时的震撼吗?那时候谁能想到,它的生产编号能刷到“300”这个数字。就在长春航空展 富拓外汇官网 上,一架进行静态展示的歼-20被眼尖的网友发现了大秘密——机身上清清楚楚喷着“CB10300”的编号。军事圈立马炸锅了,懂行的人一拍大腿:这“CB10”说的是第十批次,“300”就是第300架量产机啊!这描述咱们的歼-20不光造得快,已经稳稳迈过了300架大关。
尽管如此,
把全球的重型隐身战斗机拉个单子看看,歼-20这个300架的规模,真的是独一份了。美国的F-22“猛禽”,生产线早就关了,总产量就187架,后来还摔了几架,现在能飞的只剩182架左右。俄罗斯的苏-57,数量更没法比,满打满算也就30架上下。咱们的歼-20数量,差不多是F-22的两倍了。要是再把升级版的歼-20B和双座版的歼-20S算上,整个歼-家族的数量可能已经摸到350架了,这个优势确实实实在在。
从某种意义上讲,
歼-20能造得这 EX官网 么溜,可不是轻松的事。它的生产走的是一条“边量产、边升级、边改进”的路子。从2011年首飞,到2017年正式交付部队,再到现在年产量据说能破百架,这速度背后是实打实的工业和技术实力在撑腰。早期不少飞机用的还是俄制发动机,后来换上了国产的涡扇-10,再到后来用上性能更强的涡扇-15,连超音速巡航都安排上了。这“心脏”难点排除好了,产量自然也就噌噌往上跑。
根据公开数据显示,
说到编号,咱们军工这方面可是有点“小心机”的。别看只是几个数字,里面门道不少。有时候编号会故意跳着来,比如跳过“63006”直接到“63007”。
简而言之, 展开全文
这可不是马虎,一方面可能是为了把某些号段留给特殊型号,比如电子战型或者舰载型,另一方面,也是让外界猜不透咱们到底造了多少架,真正的实力到底有多厚实。
反过来看,
从当初盯着编号一个个猜,到现在看着“6”字头、甚至“CB10”这样的批次号都能淡定分析,这种变化本身就描述咱们的底气和自信越来越足了。
歼-20可不是光有数量,它的性能指标同样拿得出手。采用的鸭式气动布局加上隐身设计,它的雷达反射截面积(RCS)迎头方向据说只有0.05平方米,侧向指标和F-22差不多。升力系数更是高达2.1,在全球战斗机里都是拔尖的,这意味着它的机动性特别出色,大迎角性能好。
不妨想一想,
换装涡扇-15发动机后,推力超过15吨,机动能力比F-35和F-22还强。机载的有源相控阵雷达、红外搜索跟踪系统(IRST),以及头盔显示系统,让飞行员能融合各种信息,战场感知能力超强。
据业内人士透露,
肚子下面的弹舱能挂4枚PL-15中远距导弹和2枚PL-10近距格斗弹。双座型的歼-20S更厉害,能指挥协调好几架无人机一起作战,一下子把体系战斗力提升了一个档次。
不可忽视的是,
看看对手的情况,就能更明白歼-20这300架的意义。F-22固然有超音速巡航和机动性的传统优势,但它在信息化方面,特别是传感器融合和数据链方面,已经显出老态了。有报道说,在东海的一些对峙中,歼-20凭借更先进的分布式光学系统和数据链,甚至能抢先占位,让F-35都来不及反应。
值得注意的是,
更让美军头疼的是F-35项目遇到的麻烦,它的Block 4升级计划乃因各种难点一再推迟,成本还超支了60多亿美元。一个主要原因就是中国控制了稀土供应链,而F-35的生产,特别是新型AN/APG-85雷达用的氮化镓元件,严重依赖镓、锗等稀土材料。
总的来说,
中国对这些关键原材料出口实施了限制,直接卡住了F-35的脖子。2023年F-35交付平均延迟61天,到了2024年,延迟时间竟然增加到238天。这边歼-20高速量产,那边F-35陷入交付泥潭,西太平洋的空中力量格局,真的彻底变了。
有了300多架歼-20,咱们空军的底气足多了。平均算下来,解放军五大战区每个战区都能分到60架以上的歼-20。这就意味着每个战区的空军,凭自己手里的隐身战斗机力量,就够应对各自方向上的空中挑战了。如果真有需要,咱们还能在短时间内,在一个重点方向上集中超过100架甚至更多的歼-20。
不妨想一想,
想想看,上百架歼-20组成的机群,那种战斗力足以击退任何来犯之敌。这也让美军的航母编队不得不往后撤,退到第二岛链,连关岛基地都觉得不那么稳妥了。周边一些国家也着手重新掂量自己的政策,有的暂停了美军基地的扩建,有的更强调自主国防。
简而言之,
网友们的反应那叫一个热烈。国内外各大军事论坛、社交媒体上,歼-20第300架的消息刷屏了。很多人兴奋之余,还觉得“远远不够”,希望产量继续加码,甚至喊出“年产量140架,总目标1000架”的愿望。这种调侃和期待的背后,其实是大家对中国军工满满的信心和自豪感。从当年盼着新型号像拆盲盒,到现在看着一批批新机下线像追连载,这种心态变化,本身就描述了很多难点。
歼-20走到300架,肯定不是终点。后面还有歼-20B、歼-20S需要扩大产量。另一款隐身战机歼-35也已经进入量产阶段,空军版和海军舰载版都在推进,据说量产编号都到“0011”甚至“0012”了。歼-35作为中型隐身战机,需求量大,未来产量可能更高。咱们的目标不是单一机型的庞大机群,而是构建一个由多种先进隐身战机组成的、体系化的空中力量。加上空警-500等预警机的支撑,中国空军的整体战力正在迈向世界一流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