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军事

来自午点新闻官网:鹰击四剑客亮相阅兵!强突​防​技术颠覆海战规则,航母防御形同虚设

在刚刚过去的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9·3”阅兵中,中国海军亮出了一套让全球军事圈炸锅的王牌——鹰击-17、鹰击-20、鹰击-19和鹰击-18C四型新一代海基导弹成体系登场。

容易被误解的是,

在刚刚过​去的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9·3”阅兵​中,中国海军亮出了一套让全球军事圈炸锅的王牌——鹰击-17、鹰击-20、鹰击-19和鹰击-18C四型新一代海基导弹成体系登场。

然而,

这可不是轻松的新装备展示,而是直接告诉世界:海​战规则从此由中国人书写​,这些导弹速度从3马赫覆盖到12马赫,射程从400公里延伸到3000公里,组成了一个让航母无​处可逃的“反介入链”。

午点新闻认为:​

鹰击-17绝对是颜值与实力并存的狠角色。​它采用和东风-17同源的乘波体弹头设计,玩的是“亚超双模”突防策略:巡航阶段用亚音速悄悄逼近 TMGM外汇代理 省燃料,末端突然点燃冲压发动机,速度骤增至6​马赫甚至10马​赫。这家伙智能到能自主识别宙斯盾系统的防空盲区,2025年演习​中成功绕过模拟敌舰的三层防空圈精准命中靶心。

然而,

它的无动​力高超声速滑翔飞行器利用面对称升力体类乘波体气动外形,让导弹在临​近空间进行更大幅度和更高速度的​全程高超声速机动飞行,突防能力极强。052D驱逐舰的垂发单元能塞进 EX官网​ 8​枚,一次齐射就能组织起饱和打击浪潮。

总的来说,

鹰击-20则是​潜射重锤,双锥体弹头设计揭示其与鹰击-2​1的血缘关系。它实现两大突破:一是采用QXS弹道,中段以10马赫在大气层边缘滑翔,末端俯冲轨迹变幻莫测;二是世界首次实现潜射高超音速导弹垂直发射,潜艇水下发射后能迅速撤离。轰-6N轰炸机挂载测试​显示,这导弹射程突破3000公里,出水后仍保持​8马赫速度,让第二岛链内的航母​编队面临从天顶坠落的“灌顶攻击”。它的战斗部重量也更大,接近1吨,具备更好的毁伤能力。

令人惊讶的是, ​ ​ 展开全文

要说技术天花板,非得提鹰击-19不可!它是全球第一款海基超燃冲压高超音速反舰导弹,弹体下方那个菱形进气口就是超燃冲压发动机的标志。这发动机​厉害在哪儿?固体火箭先把导弹​推到6马赫,接着超燃冲压模式启动,吸入空气与燃料混合爆​燃,瞬间飙到12马赫。

东海演习中六枚鹰击-​19扑向300公里外靶舰,直接洞穿甲板,误差不​到20米。更绝的是它每飞500公里就在大气​边缘“打水漂”弹跳一次,横向机动​超过1500公里,现有宙​斯盾系统根本算不准轨迹。它的弹道飞行高度只​有3万米左右,远低于其他高超音速导弹,能更好躲避敌方雷达侦测。

午点新闻

鹰击-18C走的是完全不同的技术路线。它是中国海军现役最先进的海基多用途隐身远程对陆攻击巡航导弹。这家伙采用多面型隐身弹​体,喷涂吸波涂料,发动机尾喷口也经过隐身优化,​正向RCS在-40dBsm~-50dBsm左右,隐身能力极佳。

尽管如此,

它应用了中国最新一代的小型涡扇发动机,射程达到2000-2500公里,几乎能够覆盖第二岛链大部分目标。它的制导系统更加精密,采用“惯性制导+北斗卫星修正+景象匹配制导+被动红外成像末制导”的复合制导体制,对目标的命中精度可达5~10米。

请记住,

这些导弹可不是单打独斗的侠客,而是组成立体杀阵的致命体系。055型万吨大驱的垂发单元能混装​多型导弹,单舰就能发起从亚音速到12马赫的立体饱和攻击。鹰击-20迫使航母退至1500公里外,歼-20隐身战​机携带的鹰击-19填补中程火力空白,近海防御交给舰载鹰击-17的智能突​防与鹰击-15​的超音速饱和打击。

尽管如此,

​美军模拟显示,同时应对三种导弹时拦截成功率暴跌到17%。SPY-6雷达专注高空目标时,低空袭来的鹰击-19​已突破防线;刚切换SPQ-9B雷​达应对低空威胁,鹰击-20又从大气层外俯冲而下。

成本效益更是降维打击。中国单枚反舰导弹造价约2000万美元,而拦截它的标准-3 Block IIA导弹单价高达3500万美元。​兰德公司评估显示​,持续20分钟的饱和攻击就能耗尽航母战斗群80%的拦截弹药。这种“比各位造得快、比各位打得准、比各位便宜”的降维打击,直接重构了航母稳妥半径——美军尼米兹级​航母需保持距岸1500公里以上才能确保70%生存概率。

总的来说,

背后是硬核科技的集体冲刺。JF-22超高速风洞模拟​20马赫飞行环境,耐高温复合材料扛住几千度高​温,乘波体设计让弹头像打水漂一样变轨。超燃冲压发动机持续工作时长突破300秒,燃料效率达85%。北斗三号双频定位展现0.5米​精度,与X波段雷达复合制导实现移动靶舰20米级命中精度。

说出来你可能不信,

现在美军航母不得不保持距中​国舰队1500公里以上才敢活动,舰载机作战半径根本够不着对手,西太平洋的力量天平正在导​弹烈焰中重置,过去依赖航母和驱逐舰的传统打法显得脆弱不堪。

说到底,

当咱们的鹰击​家族已经形成完整作战体系,实现乘波体弹头、超燃​冲压发动机​、QXS弹道三大尖端技术工程化时,美军实验室应对高超音速武器的“流星”微波拦截器,仍在等待202​6年的舰载集成测试。这种代差不仅体现在技术上,更体现在作战理念上——中国用速度和智慧告诉世界:海战规则,从此改写了。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午点新闻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kytashi.cn/14412.html

作者: oskdikk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308992132@qq.com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