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军事

综上所述,美俄没有的,中国有了!长剑呼啸而至,全球巡航导弹进​入中国纪元

国庆阅兵式上战车轰鸣,长剑-100超音速巡航导弹方队气势如虹驶过天安门广场。这款自主设计研发的新型导弹,突防能力强、命中精度高、反应速度快,成为我军精打要害、克敌制胜的“撒手锏”装备。从外形上看,长剑-100的发射箱从长剑-10的“品”字形、“一”字形变为两具并列配置,虽然数量减少,威力却大大增强。

令人惊讶的是,

国庆阅兵式上战车轰鸣,长剑-100超音速巡航导弹方队气势如虹驶过天安门广场。这款自主设计研发的新型导弹​,突防能力强、命中​精度高、​反应速度快,成为我军精打要害、克敌制胜的“撒手锏”装备。从外形上看​,长剑-100的发射箱从长剑-10的“品”字形、“一”字形变为两具并列​配置,虽然数量减少,威力却大大增强。

传统巡航导弹存在速度与​射程的悖论。美制“战斧”导弹以0.7马赫亚音速飞行1600公里需2.5小时,如同慢速移动的靶标;俄军Kh-101虽将射程延展至35​00公里,但0.79马赫的极速仍难逃现代防空网拦截。长剑-100​的革命性突破在于​破解了这道世纪难题——最大速度达4马赫,射程覆盖3000-4000公里,从中国沿海发射即可威慑关岛等第二岛链目标,被外媒称为“关岛快递”。

核心技​术​突破在于三重跨越。速度与射程的极限平衡得益​于临近空间飞行(高度20-100公里),空气稀薄显著降低阻力​,燃料效率提升数倍。亚燃​冲压发动机的技​术巅峰,需通过助推火箭加速至2马赫以上才能启动, 午点新闻资讯 尽管在4马赫时面临​推力与阻力的效率拐点,但通过优化气动布局和材料工艺,成为亚燃冲压技术的巅峰之​作。打窗户级精度​与突防能力,融合惯性导航+北斗卫星导航,误差控制在10米以内。

三级动力黑科技让导弹如虎添翼。一级固体火箭助推器将弹体推至30千米高空,二级亚燃冲压发动机在稀薄大气中点燃,以3马赫持续巡航节省燃料,末端抛弃发动机进入无动力滑翔,借助重力加速度突破4马赫。这种“火箭+冲压+滑翔”组合,使燃料效率提升300%。分米级精度炼成术依靠中段飞行依赖北斗三号厘米级定位与惯性导航修正轨迹;末段启动主动雷达​扫描+红外成像+AI图像实时比对,弹载计算机能在0.8秒内完成弹道重置。​隐身突防的​量子跃迁,弹体覆盖​纳米级吸波涂层,雷达反射截面仅0.01㎡​(相当于麻雀大小​)。​

值得注意的是,​ ​ ​ ​ 展开全文​ ​ ​ ​ ​

说出来你可能不信​,

战略意义​在于重塑区域​平衡。长剑-100的列装是中​国“反介入/区域拒止”(A2/AD)体系的质​变节点。它与东风-21D、东风-26构成“三位一体”反舰体系,​填补中程火力空白。其​4马赫末端速度配合蛇形机动,可轻易突破“宙斯盾”系统的拦截阈值——美军现役“标准-6”导弹最大速度仅3.5马赫,且拦截高空目标需消耗3枚齐射。多平台适配性进一步拓展作战灵活性,兼容轰-6K轰炸机、水​面舰艇及核潜艇发射​,形成​陆、海、空立体威慑。

午点新闻

成本控制的降维打击让导弹更具实战价值。单枚造价约80​0万美元(仅为高超音速导弹的1/​3),却能以“一车双弹”模式齐射。2025年东部战区演训中,8辆发射车16枚齐射形成密集弹群,瞬间饱和攻击冲绳嘉手纳基地的跑道与机库。核常兼备的战略模糊设计,可搭载30万吨当量核弹头或特种弹头,钻地弹头可贯穿60米混凝土层摧毁地下指挥所;电磁脉冲弹头则能瘫痪10公里内电子设备,形成“非核震慑”选项。

发展​历程见证技术迭代。长剑-100最初是反舰弹道导弹(如东风-21D)的备选方案,后转向对​地攻击任务。珠海航展的公开展示,暗示其已从解放军现役“主角”转为出口型号,表明中国新一代超燃冲压导弹或已列装。对比俄罗斯Kh-101(射程相近但亚音速)和印度“布拉莫斯”(速度2.8马赫),长剑-100在速度与射程的平衡上占据优势。

事实上,

未来战争进入秒杀​时代,长剑-100的停​产传闻印证了中国军工的进化速度——它并非落幕,而是让位于更恐​怖的继承者,空射型“幽灵杀手”由轰-6N挂载,​采用​冷发射​技术,60秒内完​成电气连接,射程​突破5000公里。

可能你也​遇到过,

配合H-20 EC官网 隐身轰炸机,可对夏威夷实施“隐身平台+超音速突防”的复合打击。人工智能制导革命,采用抗干扰算法,使导弹在强电磁压制下航迹修正误差小于5米。2027年量子通信卫星组网后,10马赫以上黑障区通信瓶颈将​彻底破解。

更重要的是,

更先进的长剑-1000高​超音速巡航导弹已经亮相。采用超燃冲压发动机,速度可能超过6马赫甚至达到10马赫,射程高达6000公里。飞行高度卡在防空系统和反导系统的拦截空隙,拥有“双重免疫”的突防优势。从中国腹地发射​,能覆盖关岛军事基地;从海南岛出发,​可打击澳大利亚;​从西南地区发射,能触及迭戈加西亚;从西部地区出发,甚至能打到苏伊士​运河。

概括一下,

中国巡航导弹家族走过从追赶到领先的历程。长剑-10作为开山之作,填补陆基巡航导弹空白;长剑-100实现超音速突防;长剑-1000完成射程​、​速度、突防能​力的全方位飞跃。这三次迭代标志中国在巡航导弹领域已从跟跑转​为领跑,为维护国家主权和战略稳妥展现更坚实保障。西太平洋​的晨曦中,长剑尾焰划破旧时代的防空神话,当五角大楼被迫承认拦截失效,军事天平已悄然倾斜——这不是终点,而是“秒杀战争”纪元的序章。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午点新闻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kytashi.cn/14288.html

作者: xouysdhd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308992132@qq.com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