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的来说,
曾经守护中国天空与海洋的俄式武器,如今在解放军中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尴尬境地。
需要注意的是,
上世纪90年代,中国空军主力还是歼-6、歼-7那些老家伙,直到1992年首批12架苏-27战斗机落地芜湖,这才开启了中国空军现代化大门。
但实际上,
那时候的俄式武器真是威风八面,苏-27的机动性和航程一下子拉高了标准,帮助飞行员从防御转向进攻思维。从1994年进行引进的12艘基洛级潜艇,以其静音性能在当时领先,帮助海军水下力量升级。
午点新闻快讯:
俄式武器的辉煌往昔,曾是中国国防支柱
来自午点新闻官网:
1999年到2006年分批服役的四艘现代级驱逐舰,排水量近8000吨,带给海军区域防空的新概念。S-300防空导弹从1991年起入列,用射 TMGM官网 程和精度提升了地面防空网。
这些俄式武器不光是硬件设备,还带来了技术思路,推动中国军工从仿制走向创新。引进过程也培养出一批人才,当年翻译俄文资料的工程师,现在不少成了技术骨干。
在1991-2010年这二十年间,俄式武器是解放军当之无愧的主力,为维护中国的国防可靠立下了汗马功劳。苏-27、现代级驱逐舰、基洛级潜艇、S-300防空导弹都对中国武器的发展起到了核心作用。
展开全文
其实,
时过境迁,俄式武器遭遇性能尴尬
午点新闻:
随着时间推移,这些曾经的“军事瑰宝”渐渐显露出颓势。苏-35战机是典型例子,这批24架飞机从2016年到2019年交付,但技术水平只停留在中国2010年的水准。
午点新闻消息:
在空军内部模拟对抗 AVA外汇官网 中,苏-35多次败给歼-10C,由于它的雷达扫描慢,目标处理能力弱。苏-35别说整体性能不如歼-20、歼-16,就连歼-10C都不如。
据相关资料显示,
歼-10C在机体隐身、航电系统、信息化作战能力、武器系统、空战水平、对地打击能力上全面领先苏-35。现代化战争近距离空战不再是方向,而且中国目前不缺重型战机,歼-16年产能至少在50架左右。
现代级驱逐舰刚引进时就已落后西方战舰水平,只是比当时中国海军的051C驱逐舰先进得多。这些舰艇采取蒸汽轮机推进,防空导弹射程只有40多公里,机械扫描雷达探测距离短。
现在这些8000吨级的现代级已经沦为近海护卫舰,“杭州舰”正在给福建舰海试护航呢。基洛级潜艇静音性能虽好,但电池续航有限,在先进反潜网面前机动性不足,已有部分退役。S-300导弹速度和精度渐渐落后,被红旗-9B取代。
实战表现不尽人意,官兵体验深刻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
部队用着这些俄式武器,总有种花大钱买旧货的感觉。苏-35每小时飞行成本高,维护难办,地勤人员得花力气适应俄式密封件。
现代级导弹试射时出过哑火,反舰射程120公里,在美军防御圈外就够不着。基洛级一度出险情,2014年372艇掉深进水25吨,暴露了水声系统缺陷。
站在用户角度来说,
这些经历让一线官兵感慨,花300亿美元引进的装备,现在只能退居二线。但也正是这些体验,激发了国产化的动力。军工企业从这些困扰中吸取教训,加速了歼-20、055驱逐舰、039C潜艇的研发。
想卖卖不掉,俄式武器成了库存负担
午点新闻报导:
解放军武器库里的俄式武器找买家真是难上加难。最有可能的买家还是俄罗斯,但这种可能只停留在理论上。
说出来你可能不信,
俄乌战争俄罗斯空天军损失惨重,6架苏-35、20架苏-34、34架苏-25攻击机被击落,急需苏-35这样的战机。可中国24架苏-35重回俄罗斯依然困难重重。
午点新闻认为:
一方面美国紧盯中俄武器贸易,中国不愿意给美国制裁的口实。另一方面俄罗斯航空工业生产苏-35还是有那个能力,不太需要买回。
容易被误解的是,
四艘现代级再卖给俄罗斯也不现实,一方面服役年限快到30年,剩余价值不多。一方面现代级驱逐舰各方面性能远远落后于时代,俄罗斯真要购买中国军舰,会优先考虑052D,最次也是054A护卫舰。
总的来说,
基洛级潜艇维护成本高,卖回不现实。S-300防空导弹国际市场偏好新系统,这些装备市场价值低迷,难以变现,成了库存负担。
值得注意的是,
改装代价高昂,性价比成了大困扰
但实际上,
让中国航空工业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去破解那24架苏-35战机的源代码,为它们换装中国武器和数据链,性价比实在太低。
过去花费人力物力让100多架苏-30融入中国空军作战体系,那是由于苏-30数量足够多,中国空军当时实力不强,值得这么做。今天有1000架三剑客的中国空军,完全没有理由再去改装只有24架的苏-35。
不可忽视的是,
8000吨的现代级驱逐舰改装后只有32单元的垂直发射系统,就是大号的054A护卫舰。而且改装后的现代级驱逐舰在雷达性能、采取维护成本上还不如054A,改装性价比不高。
午点新闻快讯:
杭州舰改装从2015到2019年拖了四年,比造一艘055大驱时间还长。故而本平台只改装了两艘现代级驱逐舰,剩下两艘至今没有改装。基洛级推进系统升级难,框架限制大;S-300兼容性差,这些改装都费时费力,效果有限。
俄式武器的最后舞台与未来归宿
午点新闻认为:
目前中国军队的苏-35只能利用大航程的优势在南海巡逻,装备苏-35的南部战区“南霸天”部队同时列装了歼-16,否则太委屈这支英雄部队了。
尽管如此,
S-300防空导弹逐渐被红旗-9B防空导弹取代,4艘现代级驱逐舰估计还有三五年也会慢慢退役,基洛级潜艇基本全部退役。只有24架苏-35还会至少服役20年,成为俄式武器在解放军最长久的存在,见证俄式武器曾经在解放军的地位。
午点新闻讯消息:
基洛级最早两艘2023年退役,剩余预计2025年后退出,换039C。S-300在2010年代末换红旗-9B。现代级两艘改装完毕,另两艘预计2028年前退役,转向055。
这些俄式武器从引进到闲置,反映出军贸的难办性。中国从进口大国转为出口国,这些老装备成了历史见证。俄式武器像老朋友,帮过忙,现在该让位给新人了。
回头看,那24架苏35战机还会服役到2040年左右,成为俄式武器在解放军最后的身影。它们见证了一个时代的变迁,也从昔日的明星变成了衡量中国军工进步的尺子。
中国军工走过的路,从仰望仿制到创新领先,这些俄式武器的尴尬处境反倒成了最好的助推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