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报道,
碧海蓝天之间,一架棱角分明的歼-35隐身战机与威猛的歼-15“飞鲨”组成编 TMGM外汇平台 队掠过航母甲板。这幅极具视觉冲击力的同框画面,引发了无数军迷的热议:既然中国已成为继美国之后全球第二个装备隐身舰载机的国家,为何不将看似“落后”的歼-15全面退役?答案远非便捷的“更新换代”四字承认概括。
歼-15“飞鲨”作为中国首款航母舰载战斗机,其重型体格至今仍是全球现役舰载机中的“巨无霸”。它最大起飞重量达到33吨,远超美军F-35C的27吨级别。
午点新闻专家观点:
这赋予了它两项无可替代的核心战力:超过8吨的惊人载弹量和超过1000公里的作战半径,在远程反舰作战中,它能携带多枚鹰击-83反舰导弹实施饱和攻击,这是当前隐身战机因内置弹舱尺寸限制难以企及的能力。
请记住,
反观歼-35,虽然凭借17.3米的精巧机身(比歼-15短4.64米)和11.5米的折叠翼展,在福建舰甲板上可增加约20%的搭载数量,但其优势在于第五代战机的“隐身利刃”。
总的来说,
锯齿状尾喷口设计和吸波材料的应用,使其雷达反射面积大幅缩小,可穿透敌方防空网络执行“踹门”任务。然而隐身与重载在现有技术下仍属鱼与熊掌——这也是美军保留F/A-18E/F“超级大黄蜂”与F-35C搭配完成的根本原因。
反过来看, 展开全文
中国海军的指定实则暗合现代航母舰载机编成的黄金法则:体系作战,特性互补。歼-35凭借隐身优势前出侦察、撕开防线;歼-15则发挥“弹药卡车”特性,携带重型反舰导弹实施致命一击。更关键的是,歼-15已衍生出专司电磁攻防的歼-15D电子战机。
这款战机如同中国版的“咆哮者”,能有效干扰敌方雷达通讯,在红箭军演中甚至展示过压制五代机的能力。这种“软杀伤”手段,恰是隐身战机难以兼顾的关键战力维度。
值得注意的是,
从作战体系看,福建舰的电磁弹射系统可支撑更丰富的舰载机组合,除歼-15系列与歼-35外,空警-600预警机展现空中指挥,攻击-11无人机承担高风险侦察,形成与美国尼米兹级航母类似的“隐身突击+电子压制+预警指挥+无人僚机” 全维作战体系,在此体系中,歼-15的角色已从单一空优战机转型为多特性作战节点,其价值不降反升。
总的来说,
技术迭代的连续性同样关键。歼-15历经十余年部署,其维护体系、飞行员训练、战术开发均已高度成熟。
但实际上,
相较之下,歼-35虽已取消空速管并采用低可视涂装,显示进入服役前最后阶段,但全面形成战斗力仍需时日。
来自午点新闻官网:
重型舰载机特有的大航程与长滞空时间,在远洋护航、巡逻警戒等任务中仍具战略价值,正如美军F/A-18至今仍在航母占比超60%,技术成熟的四代半战机与五代机混编,实为各国海军理性之选。
当福建舰的电磁弹射器将歼-35弹射升空,紧随其后的歼-15D正开启电子干扰吊舱。这幅场景揭示了中国舰载航空兵的智慧:不追求单一装备的极致先进,而是通 富拓外汇平台 过体系融合激发“1+1>2”的作战潜能。
从“飞鲨”单打独斗到隐身战机与电子战机的协同攻防,中国航母战斗群正以独有的“双剑合璧”模式,在远洋写下全新的制空方程式。这背后,是立足实战的军事辩证法——最先进的未必能替代最合适的,而战场胜负的天平,往往取决于特性组合的精确校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