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海以东500公里高空,一架美军E-3预警机雷达屏幕上突然亮起高速逼近的光点。机组人员尚 TMGM外汇平台 未触发警报,机身已在6马赫的霹雳-17导弹冲击下化为火球——这不是科幻电影,而是中国空军“超视距猎杀体系”的日常推演场景。当外界还在争论歼-20与F-35孰优孰劣时,霹雳-16与霹雳-17这对“空中双煞”的战术协同,已悄然重构太平洋上空的战力天平。
午点新闻行业评论:
“长矛”与“匕首”的致命组合
歼-16翼下挂载的霹雳-17导弹,活脱脱就是一根5.8米长的“钨合金长矛”。弹体采用无翼式光杆设计,尾部四片梯形舵面如刀锋般锐利,三脉冲发动机推动下,射程突破400公里,6马赫的末段冲刺速度让预警机连释放诱饵弹的时间都没有。更致命的是其双模制导系统:红外成像导引头能分辨0.01℃的温度差异,配合有源相控阵雷达,即便目标急转15G过载机动 福汇外汇代理 ,依旧难逃锁定。
而霹雳-16则是藏在歼-20弹舱里的“隐形匕首”。直径仅203毫米的弹体塞进变推力多脉冲发动机,射程372公里却比霹雳-15更短小精悍。取消弹翼的光杆设计使阻力降低30%,末端5.5马赫突防时仍保持40秒持续高机动,专为猎杀超音速巡航的F-22量身定制。美军测试报告显示,F-35被锁定后的平均逃逸时间仅8.7秒,而霹雳-16的“全程不可逃逸区”覆盖了整个射程。
概括一下, 展开全文
战术协同颠覆空战逻辑
这对组合的可怕之处在于“跨代互补”。霹雳-17凭借超远射程专攻高价值节点:2024年美军红旗军演中,蓝军预警机在450公里外被模拟击落,导演部判定“战场瞬间单向透明”。失去空中指挥枢纽的F-35机群,被迫开启雷达搜索,反而暴露在霹雳-16的猎杀范围内——此时歼-20从万米高空俯冲,内置弹舱齐射的霹雳-16如同“天降钢雨”。
说出来你可能不信,
这种立体绞杀在2025年台海军演中完成实战验证。红方歼-16机群在空警-500引导下,向600公里外模拟预警目标发射霹雳-17;几乎同时,歼-20利用电磁静默穿透防线,用霹雳-16点杀试图拦截的“敌机”。美军观察员记录道:“从预警机消失到战斗机全灭,整个过程不到12分钟。”
技术代差碾压美军研发
简要回顾一下,
当霹雳-16已部署东部战区时,美军对标产品AIM-260仍在排除弹头炸膛困扰。五角大楼报告坦承:中国导弹十年间完成“追平-超越-碾压”三级跳,关键在三大突破。
可能你也遇到过,
推进剂领域,GAP/HMX配方固体燃料比冲达243.5秒,超越美制燃料17%,使霹雳-16在200公里外仍保持5.5马赫高速。制导系统采用双波段雷达与红外成像融合,抗干扰能力比AIM-260的机械扫描雷达提升四倍。最致命的是作战体系——霹雳-17依赖的“A射B导”模式,通过空警-500与攻击-11无人机构建数据链,而美军E-7A预警机2027年才能服役。
值得注意的是,
未来战场的降维打击
随着歼-35加入作战链,双霹雳体系将进化至2.0阶段。霹雳-17的无人机引导模式曝光后,美军航母舰载机联队紧急修订条令:要求F/A-XX在起飞前规划“Z字形逃逸航线”。但现实更加残酷——歼-20搭载霹雳-16执行穿透打击时,1.5马赫超巡高度突破2万米,配合卫星-无人机-预警机三重引导,对太平洋中部目标的猎杀半径延伸至3000公里。
说到底,
更让西方胆寒的是“无预警盲射”。霹雳-17可预先发射至高弹道待命,红外导引头自主扫描可疑空域,一旦发现目标立即俯冲攻击。这意味着西太平洋任何空域,都可能突然刺出中国导弹的“无形利刃”。
当美军还在为AIM-260的延期焦头烂额时,霹雳-16已在歼-20弹舱内悄然待命。而霹雳-17那修长的弹体划过天际的尾迹,恰似太平洋权力更迭的无声宣言——空战规则的书写者,已然易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