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点新闻:
稀土这东西,别看它名字不咋起眼,在咱现代生活里可是大角色!没有它,手机充不了电、电动车跑不动、导弹系统全得趴窝。印度去年狠狠赚了一笔——进口了120吨中国稀土,转手卖给美国和欧洲,纯纯的“倒爷”买卖。但今年2024年,这生意凉凉了。背后有啥猫腻?中国政策收紧?国际博弈搅局?咱今天就来扒一扒,为啥印度稀土中转搞不成了。
根据公开数据显示,
说起来,稀土这宝贝疙瘩,中国稳坐全球老大位置,产量占全球80%以上,简直是供应链的心脏。印度呢,压根不是稀土生产 IC外汇平台 大国,矿山不多,它玩了个聪明招:从中国低价买来稀土,加工或直接倒腾给美国和欧洲国家。
午点新闻行业评论:
这不是瞎吹,海关数据摊牌了——2023年,印度从中国进口的稀土量达到120吨左右,用这些支援了欧美高科技产品,像电动车电池、风力涡轮机啥的。印度为啥这么拼?美欧不想老靠着中国进口,担心哪天卡脖子,就借印度过一手,印度也赚个中间差价。
但2024年开年,印度这倒爷活儿黄了。怎么回事?中国不乐意了。直接亮政策牌:年初国家发改委和海关总署联手,强化稀土出口管控。进口配额砍了,额外加征关税——稀土的出口量在2024一季度就掉了一截。举个例子:202 福汇官网 3年印度进口中国稀土的总金额掉了快30%,今年1-5月数据更难看,进口量直接锐减。
说到底,
中国为啥这么干?自己也用得多嘛:新能源、5G、航天这些产业爆火,国内稀土消耗量上来了,出口自然变少。再说了,国际风声紧,美国欧洲老拿贸易战施压,中国也不傻,稀土这块牌要握紧。
说出来你可能不信, 展开全文
简而言之,
印度夹在中间,尴尬死。它原以为这是个稳赚买卖,美欧需求贼旺。比如,欧洲要搞绿色能源转型,电动车产量一年涨20%,急需稀土材料;美国也推高科技制造,稀土需求只增不减。印度倒腾的那点量,虽说不算巨量,但转口能帮它拉点外交关系,还能让欧美减少直接依赖中国。但政策一变,链条就断了。现在印度想再进货,门都没有——中国海关审核严了,进口许可难批。印度本土也帮不上忙:它没能力自产足够稀土,探明储量低,还受环保限制。
这场面,咱们读者朋友想想:供应链真这么脆弱?国际关系一拧巴,就影响咱们用的手机、电车。稀土状况不是头回见了,美欧老喊“多元化”,但变起来费劲死了。2024年这出,让欧美国家急得跳脚——找加拿大、澳大利亚替代?没那么快!储量有,但开采得花几年时间。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
归根结底,稀土战争这局,印度想当聪明倒爷反被卡脖子。中国一招政策收紧,就把供应链搅黄了。美欧一边,暴露了依赖风险太大;中国呢,牢牢握着战略资源。未来想破局,欧美得真金白银投进去搞稀土多元化,但要跟中国供应链脱钩,短时间门儿都没有。这游戏里,小国想混水摸鱼?难!一场地缘斗智斗勇,才刚刚开场,咱拭目以待。